蔡派:2003年度棉花生产形势及建议
出处:正规电子游艺平台app
2003年10月09日
2003年度棉花生产形势及建议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蔡派在2003年度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下午好!正规电子游艺平台app
利用成立大会之际,组织举办2003年度棉花形势分析会,这对于贯彻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交流棉花产销信息,引导企业和农民做好今年的棉花工作,很有必要。受司领导的委托,我向大会对今年的棉花生产形势作一简要介绍,主要谈两个问题。
一、关于今年棉花生产形势
今年以来,受棉花价格的拉动,全国棉花生产呈恢复性增长,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棉花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据统计,今年全国棉花面积7600万亩,比上年增加1300多万亩,增长20%。其中,增加面积较多的省(区)有山东、河北、湖北、河南、新疆、安徽,均比上年增加100万亩以上。各地利用棉花生产回升的契机,按照《农业部棉花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和棉花品质区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民调整棉田结构,使增加的棉田向高效、适宜生态区域集中,减少了低产、分散、风险大的棉田面积,促进了棉花区域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二是高品质棉推广力度加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棉花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体上达到中等偏上水平,但仍然存在品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同其它棉花生产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年以来,各地根据我部发布的2003年棉花品质公告,面向市场需求,推广了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品质较好的棉花品种。黄河流域棉区主要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目前该棉区抗虫棉已基本普及。长江流域棉区进一步扩大抗虫棉种植面积,同时推广了一批绒长31毫米以上的优质常规棉花品种,如江苏推广了“科棉1号”。
三是棉花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去年以来,我部把技术推广作为提高棉花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连续举办了三期棉花技术培训班,培训棉花生产、管理、科研人员500多人。通过培训和宣传发动,各地加强了对棉花生产的投入,兴起了“科技兴棉”的新高潮,常规实用技术和先进应用技术普及率大幅提高,棉种包衣率、标牌率达到80%以上,棉花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化学调控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四是棉花生产遭受严重灾害。今年以来,主要棉区遇到较长期的洪涝灾害,枯黄萎病发生也比较严重。特别是8月份以来黄河、长江两流域的连续阴雨、寡照,造成棉花蕾铃脱落增加、烂桃多、秋桃减少,预计单产会受到一些影响。
二、关于下一步的工作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年的棉花工作做了总体部署,下一步,我们主要是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发展优势区域的棉花生产。2002年我部组织制定了《棉花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在综合分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气候条件、产业规模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选定了三大棉区中平均年植棉面积10万亩以上的270多个重点县,作为我国棉花生产的优势区域。今后,在继续保持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三足鼎立”格局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积极发展优势区域的棉花生产。充分发挥优势区域的比较优势,减少低产、分散、风险大的棉田面积,使棉田进一步向生态条件适宜、比较效益高、生产潜力大、竞争优势强的区域集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棉花生产基地,力争使优势区域的棉花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棉花面积和总产量的85%以上。
二是大力提高棉花质量。我国是世界上棉花生产大国,但还不是棉花生产强国,主要表现是品质结构不合理、棉花中混有“三丝”,棉花包间一致性差等。棉花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品种类型单一,没有按品质类型分区种植和分品种收购,管理不到位。今后要在稳定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品种和品质结构,加强棉花品质攻关,全面提高我国棉花的质量水平。首先,进一步优化棉花品质结构。根据纺织工业发展多元化的需求,结合棉花品质布局的特点,进一步优化品质结构,分棉区制定不同类型的品种选育目标,加强棉花资源的引进和创新,通过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多种途径,改变现有品种遗传基因狭窄的情况,全面改良棉花遗传品质,力争培育出一批有突破性的多品质类型的棉花新品种。其次,因地制宜推广不同类型的棉花新品种。按照不同生态区域,结合我部每年发布的棉花品质公告,因地制宜地推广不同类型的棉花新品种。再次,强化棉花质量管理。继续搞好棉花品质区划试验,为分品种类型、分生态区域规模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继续进行主产棉区主栽品种的纤维质量调查和棉种质量抽查。根据国家有关棉花质量规定,加强棉花采摘、晾晒环节的监督和指导,引导棉农使用棉布袋包装棉花,严禁“三丝”混入。
三是进一步增强棉花竞争力。全面提高我国棉花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就生产环节来讲,关键是提高单产、减少用工、提高水、肥、药、种的利用率,节约成本,增加效益。今后,要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棉花是物化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都比较高的农作物之一,提高化肥、农药、水、种子的利用率,减少物质投入,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在适宜棉区科学地扩大转基因抗虫棉种植,有效减少农药和用工投入,西北内陆有条件的棉区积极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减少棉田用水,节约劳力成本。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推广配方施肥、精量、半精量播种和育苗移栽技术措施,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努力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目前,我国棉花单产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区域间的生产水平很不平衡,提高单产的潜力还很大,需要继续提高棉花育种水平、改革耕作制度、优化栽培技术、加强技术示范培训和生产管理,进一步提高棉花单产。
四是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棉花产业化是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根本途径。今后,要以优质棉基地县为依托,以良种棉加工厂为联结点和有效载体,大力发展棉花产业化。充分发挥良种棉加工厂设备先进、经营包袱轻和连接科研单位、棉花基地及纺织企业的优势,实行“订单生产”,与棉农和纺织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定的产购销关系。同时,充分利用正规电子游艺平台app
,在产销衔接、引导生产发展的桥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组建棉农经济合作组织,努力提高棉农组织化程度和棉花产业化水平。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