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棉花收购存在四大问题
出处:新华网 2004年01月07日
据山西省供销社反映,目前,山西省棉花收购工作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是棉花市场监管力度不大,收购秩序混乱。许多未经资格认定的单位和个人插手棉花收购、加工、经营活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棉花收购秩序。特别是河北、河南、湖北等外省企业和个体户纷纷前来抢购棉花资源、哄抬棉价、致使棉花收购市场极为混乱。据运城市的临猗县、盐湖区、永济市初步统计,现有棉花收购、加工网点达462个,其中经资格认定的仅为75个,占总数16.23%。
二是棉花加工进度缓慢,棉花质量堪忧。今年受气候影响,棉花普遍湿度较大,品级多为四级及四级以下,加工难度加大,部分未加工的超水棉花存在着很大质量隐患。运城、侯马、临汾由于严重的电力不足,加工进度十分缓慢,目前的加工量仅占收购量的60%。
三是收购资金不足,自筹资金困难。尽管省农发行发放了与去年同期同等规模的收购资金,但由于今年棉花价格高涨,棉花收购量相对减少,难以满足企业的经营需求。最近农发行又出台了"442"还贷政策和停止放贷政策,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棉花收购的顺利开展。
四是棉花质次价高,销售进度缓慢。目前,山西省收购的本地棉极少部分达到三级,而且收购价很高,最高的成包棉价格超过每吨16000元。作为纺织厂配棉和生产低支少原料,这部分棉花的市场空间有限。同时,当前棉花市场是有价无市,多数棉花企业销售滞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