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五大优势产业集群重磅出击2025亚欧商博会,共绘丝路经济新蓝图
中新网新疆新闻6月26日电(周海霞 王小军)6月26日,2025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乌鲁木齐盛大开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携其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惊艳亮相,以磅礴之势开启了与国内外市场深度合作的新征程。此次参展,巴州旨在借助亚欧商博会这一国际化平台,充分展示自身资源优势与产业实力,吸引全球目光,共谱经济发展新华章。
巴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北倚天山、南跨昆仑山,地处南北疆结合部,是新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出疆通道,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了油气生产加工、绿色矿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纺织服装、特色农产品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正逐步构建起结构科学、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本届商博会的巴州形象展厅,“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板块成为全场焦点,吸引了众多参展商与参观者驻足交流。
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作为巴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实力雄厚。巴州是西气东输首站所在地和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主战场之一,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分别占塔里木盆地总资源量的21%和33%,待勘探开发空白区块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全州拥有规模以上油气生产加工企业61家,已形成47万吨BDO、120万吨PTA、60万吨乙烯等强大产能,并具备170万吨钾盐、150万吨尿素等生产能力。目前,巴州正加快布局油气加工下游产业,围绕200万吨烯烃打造化工产业集群,全力推进与纺织服装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起三条极具潜力的油气化工产业链,向着全国重要油气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大步迈进。
绿色矿业和新材料产业集群也毫不逊色。巴州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已探明9大类75种矿产,分别占全国的43%、全疆的49%,锂铍、萤石、镍钴等资源储量可观。目前,巴州已形成年产1000万吨铁矿石、400万吨铁精粉、10万吨工业硅、6万吨碳酸锂等矿产生产能力。未来,巴州将结合若羌新城规划建设,统筹推进硅基、锂基、氟基等绿色矿山和新材料开发利用、钢铁产业链延伸拓展,致力于打造新疆重要的新材料生产基地 ,让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与经济优势。
新能源产业集群在巴州的发展更是风生水起。巴州紧抓自治区“疆电外送”第四通道建设机遇,凭借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确立了风光水电、抽水蓄能、源网荷储、多能互补为一体的新能源发展思路。目前,全州新能源并网发电装机规模达908万千瓦,占并网发电总量的69%,在建的新能源装机规模1145万干瓦,占新建装机总规模的56%。同时,积极布局培育风机、塔筒、叶片、光伏组件等上下游产业链,已具备年产200套风机塔筒、400套风机整机、2吉瓦储能设备等生产能力。在若羌、和静,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正拔地而起;库尔勒市、尉犁县等地的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也在稳步推进,巴州正逐步成为南疆新能源发展的新高地。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同样成果显著。巴州作为新疆棉花三大主产区之一、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已培育发展纺织服装企业112家。全州棉花种植规模超340万亩,优质商品棉总产55万吨以上,纺纱产能达550万锭,具备5万吨印染能力和1500万件(套)服装加工能力,其中粘胶纤维、纱线、筒子纱印染等产能居全疆前列。如今,巴州正积极延伸织布、印染、家纺、成衣等下游链条,全力推动“纺、织、染、整、终端”全链条融合,打造“炼化纺一体化”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让“新疆制造”的纺织服装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是巴州的又一张亮丽名片。库尔勒香梨、若羌红枣、轮台白杏和焉耆盆地富硒酿酒葡萄、工业辣椒、番茄等特色农产品品质上乘,享誉国内外。巴州聚焦现代种植、特色林果、规模养殖,延伸打造“10+N”农业产业链,组建巴州畜牧产业联合会,成立农牧产品实体展销中心、牛羊肉供应链公司,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65%,主要农作物订单率达90%。已建成1个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6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州级龙头企业总数达131家,基本形成以棉花、特色作物、林果加工为主导,粮油、食品加工、畜产品为骨干的加工业发展格局,让巴州的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国内外消费者的餐桌。
展会期间,巴州还将召开巴州对外经贸推介交流活动,邀请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府代表,化工、农资机械、棉种加工、特色农产品进出口等领域40多家企业和采购商,开展精准对接,持续激发发展动能。”
此次巴州在2025亚欧商博会上的精彩亮相,不仅是对自身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向全球发出的合作邀约。未来,巴州将继续依托自身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与各方携手共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书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为推动亚欧区域经济繁荣发展贡献巴州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