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游艺网站有哪些平台推荐一下  > 国内棉花

戈壁绽银海 纺机织新篇——喀什地区七十年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篇

出处: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2025年08月28日

在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的棉田里,高光谱相机掠过翠绿的棉株,将生长数据实时传回控制中心;英吉沙西部牛仔产业园的生产线上,8000条水洗牛仔裤批量打上鲜明的“喀什制造”标签;喀什经济开发区某纺织公司车间内,轨道运输系统在空中织网,智能监控系统时刻守护着最佳生产环境……这一幕幕场景,正是喀什现代纺织机械强劲脉动的展现,也是这片土地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振兴的蓬勃气象。

  经过70年的发展,喀什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的画卷正浓墨重彩地铺展。20世纪50年代,喀什诞生第一家棉纺织厂,仅4万锭纺纱规模、1000台织机;到2025年底,这一数字将跃升至700万锭纺纱、1万台织机、2万吨印染产能以及8000万件服装产能,纺纱、织布、服装产业规模稳居全疆前列。

  作为国家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喀什地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化产供储加销体系建设。聚焦质量提升,打通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堵点,补齐产业链与供应链短板,全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向更高质量迈进。

image

  棉田里的“智慧革命”

  喀什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清晨,岳普湖县阿其克乡的棉农艾合买提·图尔荪熟练地打开手机APP。指令发出,无人机呼啸升空,在千亩棉田上空精准喷洒药剂。“过去全家老小扑在地里忙活一个月,现在动动手指,三天就能干完!”他脚下的土地,正是喀什地区700万亩棉海的缩影。据统计,2024年,这片“白色海洋”贡献皮棉103.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6.8%。

image

  科技的力量,深植于每一寸土壤。在莎车县的喀什优棉千亩试验基地内,技术员张建军的指尖在平板电脑上轻点,物联网系统瞬间响应,滴灌设施开始作业。“土壤湿度低于13%,自动补水2小时。”他介绍道。在这里,科研人员将AI算法与生物育种深度融合,培育出的“源棉8号”等新品种兼具耐盐碱、抗病害特性,亩产显著提升20%。三百公里外的伽师县,膜下滴灌技术大显身手,棉田耗水量直降35%,棉农收入却增长了两成。

  近年来,地区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对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顶尖专家团队,依托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协同攻关。专家们立足喀什实际需求,发挥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技术优势,重点瞄准棉花黄萎病防控和耐旱耐盐碱能力提升,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创制新型种质材料,选育广适、优质、高产新品种,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同时,全地区以“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优化棉花品质效益,大力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如今,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左右,稳居全疆第二大植棉区。优质的原料如同磁石,吸引了疆内外众多企业扎根落户,不仅激活了区域经济,更织就了广阔的就业网络,让洁白的棉花真正转化成了金色的财富。

  车间内的“智造跃迁”

  走进喀什经济开发区某纺纱公司车间,机器的轰鸣节奏分明。自动化粗纱机沿着空中轨道有条不紊地运转,空管自动送出,满纱精准归位,整个流程行云流水。“自动寻位、自动落纱、自动接头,省时省力,人轻松了,效率反倒更高了!”公司负责人杨新生语气中透着自豪。曾经“千人纱、万人布”的传统纺织景象,在这里被全流程智能生产线彻底颠覆。智能化生产带来的效益是直观的:“自动接头成功率高达99.9%,万锭用工量锐减至15人!”在开发区另一家纺织智能工厂,技术负责人指着高效运转的产线介绍道。

  而在巴楚县某纺织公司的生产线上,成吨的棉花经历清花、梳棉、定条、粗纱、细纱、络筒、并线、倍捻等精密工序,最终蜕变成一筒筒洁白的优质纱线。该公司拥有织布、脱漂、成品生产等多个现代化车间,产品覆盖伤口护理、手术外科、感染防护等五大医用系列。车间内,设备数据自动采集,全流程高效协同,依托多屏联动智能辅助系统,运营成本显著降低。

  党的十八大以来,喀什纺织服装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跑”的跨越。多家骨干企业引入国际一流装备与数字化管理系统,自动化生产成为常态,制造成本有效降低,32支纱、40支纱等产品在市场上具备显著竞争优势。同时,“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印染企业配备的污水深度净化系统,确保废水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回水及盐回收利用率超过90%。

  产业链条的“深度延伸”

  产业链的活力,在终端产品与国际市场的连接中澎湃涌动。英吉沙西部牛仔产业园缝纫车间,工人古丽扎尔·叶尔肯神情专注:“每厘米必须11针,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她手中的牛仔裤缝制完成,即将通过喀什陆路口岸,销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产业园内,420台专业设备组成高效链条,月产牛仔裤达30万条,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

  英吉沙县围绕牛仔服装产业持续发力,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加速项目落地、完善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举措,正逐步构建起从棉花种植到成衣制造的无缝衔接链条。

  政策红利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岳普湖县依托《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三年行动方案》,以电价补贴、运费减免等“硬核”政策,成功吸引45家企业“拎包入住”。去年入驻的某大型纺织集团,将国际领先的智能染整技术引入其无菌化车间。“喀什棉花纤维长、强度高、品质优,特别适合生产高端医用敷料,附加值能翻三倍!”技术总监王明阳轻轻抚摸着刚刚下线、洁白柔韧的医用纱布,信心满怀。自2021年以来,喀什地区累计投入政府债券51.6亿元,全力打造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11家规上纺织企业,其工业总产值突破230亿元。

  2025年6月,在备受瞩目的中国棉纺织大会上,《喀什优棉》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喀什棉花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迈出里程碑式一步。依托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的政策优势,喀什正吸引着山东如意、华孚时尚等国内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在此设立研发中心,为品牌注入持续的创新活力。

image

  棉花,这朵古老的“白色黄金”,在喀什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它不仅铺满了广袤的棉田,更延伸出一条贯通种植、加工、制造、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带动就业、促进增收、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棉业兴则民生兴,正如当地群众常说:“棉线连万家,幸福千万家”。

  当北斗导航播种机在麦盖提县广袤的棉田划出笔直的轨迹,当智能纺机在喀什经济开发区的现代化厂房里昼夜不息,这条千年丝路古道,正被坚韧洁白的棉线编织出崭新而辉煌的经纬。(陈文军)


相关新闻

Baidu
map